Sunday, July 31, 2005

英雌-羅洛索莉(The heroine Rebecca Lolosoli)

有些人她們總能為人們在絕處製造出生機,在絕望中產生信心,在恐懼中帶來勇氣,我們稱他為英雄。

2005/7/9華盛頓郵報記者Emily Wax曾撰寫了一篇名為A Place Where Women Rule的報導(在2005/7/3自由時報A5版由俞智敏先生編譯成"肯亞女人村 家暴終結者"),敘述一名勇敢的女性羅洛索莉及其所建立的純屬女性的烏莫加村莊,共同為一群飽受雄性暴力與愚昧所創傷的失婚女性,開創出屬於人的生活。胡桃木出版社曾翻譯出版一本書叫“雄性暴力”,作者是哈佛大學人類學教授Richard Wrangham及著名作家Dale Peterson從演化生物學的角度解析人類與猿類密不可分的血緣關係,深入非洲雨林實地觀察後發現,父系社會的雄性猿類有種種與人類相似的殘酷行徑,而雨林中母系社會的巴諾布猿社會,在演化的道路上確能創造出雌猿相互結盟和平的景況,不得不讓人細思母性是否是一種比雄姓進化更完美的物種。
  1. English: A Place Where Women Rule
  2. 繁體中文: 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jul/31/today-int3.htm

自由電子報 編譯俞智敏╱特譯

十年前,一群女性在肯亞北部的乾草原上建立了一座名為烏莫加的村莊,烏莫加在史瓦希利語中意指「團結」,這裡的村民都是遭人強暴而被丈夫拋棄的不幸女性,建立此村的堅強女性羅洛索莉原本是為了對抗男性的不公待遇,決定自力打造一座純屬女性的村落,沒想到吸引了愈來愈多女性前來投靠。
這個原本由無家可歸的女性為尋找棲身地所形成的女人村,現已成了成功典範,三、四十位村民主要依靠在村裡的文化中心販售手工藝品為生。此外,村中還設有一處露營地,可供前往附近山布魯國家動物保護區參觀的遊客住宿,生意之好,不少女村民可以花錢雇用男性替她們從事收集柴火等傳統上是女性的工作。
羅洛索莉等失婚女性居然能自力更生,令同族男性大受打擊,他們決定在女人村對面另建一個男人村,順便監視烏莫加的一舉一動。但男人村裡的另一個遊客及文化中心生意相當冷清,有些男性已決定搬往他處。當地女性全都以羅洛索莉為榜樣,不輕易接受男性求婚,不少男性因此面臨討不到老婆的困境。
女人村的村民現在頭一次可以讓小孩去上學、吃點好東西,更可公然拒絕男性所謂年輕女孩必須接受割禮或早婚的要求。羅洛索莉最近告訴一名十三歲女孩,她不必被迫嫁給一個比她年長三倍的男人,儘管這個男人就是羅洛索莉自己的兄弟,羅洛索莉還到鄰近城鎮挨家挨戶向婦女宣導女性權益。
女人村在肯亞的名聲愈來愈響亮,許多遭家暴或想離婚的女性絡繹不絕地來到此地,羅洛索莉最近甚至獲聯合國邀請到紐約參加一場性別權力世界會議。羅洛索莉表示,許多男性對她受邀前往紐約妒火中燒,不少人還威脅要取她性命,但羅洛索莉一笑置之。
男人村的村長萊希尼克則辯稱,女人是脖子,男人怎麼能聽從脖子的建議,羅洛索莉挑戰當地文化,給大家找麻煩。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非洲女性獨特的勇氣,加上外界影響力不斷深入非洲,終使得非洲的女性主義勢力逐漸興起。由於非洲的性暴力犯罪居高不下、對抗愛滋病的戰爭無一日稍歇,同時許多國家都經歷內戰的慘痛後果,非洲女性的角色也出現了驚人改變。
肯亞國會正在審議一套將賦予女性史無前例權益的新法案,未來女性可拒絕男性求婚、對職場性騷擾提出抗爭、拒絕接受割禮,並對強暴犯提出告訴。肯亞的強暴案件多到連肯亞領袖都坦承,強暴是肯亞最大的人權問題。未來肯亞對強暴犯最重的懲處是「化學閹割法案」,強暴累犯可被判處閹割及無期徒刑。
在鄰國烏干達,數千名女性最近也走上街頭支持「家庭關係法案」,該法案將讓女性在丈夫娶第二任妻子時享有特殊法律權利。在盧安達種族屠殺結束十一年後,女性已掌控國會下議院四十九%的席次,許多女議員都是在戰爭中變成寡婦,不滿男性政權坐視種族屠殺,因而投身政壇。羅洛索莉從紐約返國後,有些男性族人竟向法院提出告訴,要求政府強制關閉女人村,但羅洛索莉對於男性向她投擲石塊的行為無動於衷,只問他們:「你們的小孩還好嗎?你們養的牛還好嗎?」她的問候策略和冷靜反應反讓男性不知所措,許多人紛紛打了退堂鼓,連萊希尼克都承認,「或許我們還是能跟脖子學到點東西」。